谒诗僧慧益不遇

昼公昔在云门寺,曾笑陈丘久不归。

草坐麻衣今不见,独来林下钓寒矶。

谒诗僧慧益不遇

《谒诗僧慧益不遇》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昔日公在云门寺,

曾笑陈丘久不归。

如今麻衣坐草地,

独自来到林边垂钓。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李复谒见僧慧益未果的遭遇。诗人称呼慧益为“公”,表明他是一位尊敬的高僧。昔日,李复曾到云门寺拜访慧益,但慧益却嘲笑陈丘(一位传说中的隐士)长时间不归。然而,如今李复身着麻衣,独自来到林边垂钓,表现出他与世隔绝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之情。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如今的情境,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与慧益的遗憾不遇之感。诗人在云门寺拜访慧益的经历本应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然而李复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以麻衣坐草地、独自垂钓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将诗人对遗憾和孤独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遗憾。通过映射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诗词更富有共鸣力,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谒诗僧慧益不遇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见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