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

浓阴犹辨石粼粼,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路回不见笋舆凭。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浓阴犹辨石粼粼,

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

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

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

路回不见笋舆凭。

中文译文:

浓密的阴影仍然映照出光滑的石面,

水面百尺之深仿佛是一层冰底。

湍急的水流仿佛骑着银色的马匹冲出来,

身体轻盈地直冲向苍穹。

在风前,别离时喝酒能够减轻几分伤感,

在雨外,征途上的衣袍却习惯了风雨的洗礼。

最富有诗意的是那寂静中飘落的霜叶,

回到原路,已经看不见曾经依靠的舟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离别之情和旅途的感受,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首先,诗中描述了景山的一片浓密阴影,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水面映照出闪烁的光芒,仿佛是一层冰底。这种景象既有一种美丽的景色,又带有离别的忧伤之感。

接着,诗中描绘了湍急的水流犹如骑着银色马匹冲出来,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奔波。作者形容自己身体轻盈,直冲向苍穹,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离别之际,作者在风前喝酒,试图淡化离别的伤感;然而,在征途的风雨中,作者习惯了风雨的洗礼,体现了一个行旅者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作者以"萧萧霜叶动"的景象来表达离别时的寂寥和凄凉,回到原路时,已经看不到曾经依靠的舟车,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腻和诗人的个人感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心境,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旅途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萧萧不见霜叶征衣粼粼浑疑浓阴湍急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