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日暮游西园。

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

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

怀春向我鸣。

褰袵欲从之。

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

伫立望尔形。

风飚扬尘起。

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

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

何惧不合幷。

作者简介(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杂诗

《杂诗》是一首出自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王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暮游西园。

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

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

怀春向我鸣。

褰袵欲从之。

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

伫立望尔形。

风飚扬尘起。

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

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

何惧不合幷。

译文:

日暮时分游走于西园,

期望抒发内心的忧思情感。

曲池中泛起了纯净的波浪,

树木绽放着鲜艳的花朵。

高处有一只特别栖息的鸟,

怀着春意向我鸣叫。

我打算拂去衣袖跟随它,

但道路险峻无法前行。

徘徊之间却无法离去,

静静地站着凝望你的身影。

狂风卷起尘土飞扬,

白日突然变得昏暗。

回身进入空荡的房间,

寄托梦境传递真挚的诚意。

人若有心,天不会违背,

又何惧事情不能合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漫步于西园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思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描述了曲池中泛起的素波、鲜艳的花朵和特殊栖息的鸟,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渴望。然而,虽然心中充满了向往,但作者却因为道路险峻而无法实现他的愿望,只能徘徊在原地,凝望着远方。最后,诗中的意象转向风起扬尘、白日昏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回到空房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梦境,希望以真挚的诚意与追求的对象相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信心,认为只要人有诚意,就不会与天意背道而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事情能够顺利合并的希望和勇气。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王粲的诗人才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人生道路上遭遇的困难和迷茫。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表达,展示了王粲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杂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曲池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