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

东风日日点征衣,野阔林疏四望奇。

景物剩供行客眼,梨花更索老夫诗。

登山趁得春三月,带月犹看雪一枝。

七日崎岖三百里,倡条冶叶故相随。

梨花

《梨花》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物的观察和自我感慨,并以梨花为主题,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岁月的流转。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东风日日点征衣,

野阔林疏四望奇。

景物剩供行客眼,

梨花更索老夫诗。

登山趁得春三月,

带月犹看雪一枝。

七日崎岖三百里,

倡条冶叶故相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袁说友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的开头,东风不断吹拂,点缀着征衣的征程,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广阔的原野上,稀疏的树林四周一望无际,景色奇异而壮丽。景物的美丽仅仅留给行人客观赏,而梨花却引发了作者老夫的诗意,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表达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春三月登山的情景。他趁着春天的美景,带着月亮一起观赏一枝梨花上的残雪,这种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情趣和艺术的意境。

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艰辛的旅途,七日的行程中艰难跋涉了三百里,但叶子和花朵却始终相伴相随,这种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在岁月的冲刷下,人们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会不断改变,而梨花却一直是作者灵感的源泉,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的个人感受,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梨花作为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坚韧,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媒介,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梨花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相随梨花征衣看雪老夫景物登山日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