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庵

枯松煮瀑香可啜,野竹生萌甜可掘。

山中道士归不归,一夜猿鹤老明月。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庵

诗词:《山庵》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译文:

枯松煮瀑香可啜,

野竹生萌甜可掘。

山中道士归不归,

一夜猿鹤老明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庵的景象,表达了山中静谧、自然与修行的意境。诗中出现了枯松、瀑布、野竹、道士、猿鹤和明月等元素,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山庵的宁静与祥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庵的景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抒情的文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首句“枯松煮瀑香可啜”,运用了煮茶的意象,将枯松与瀑布联系起来,形容了瀑布水气的清香,给人以清新的感受。第二句“野竹生萌甜可掘”,通过野竹的形象,描绘了竹子的生机勃发和可口的竹笋,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丰饶。

接下来两句“山中道士归不归,一夜猿鹤老明月”,通过描写山中的道士、猿鹤和明月,表达了对山庵的归宿与禅修的思考。这些意象与山庵的环境相呼应,将人与自然相融合,突出了山庵的宁静和修行者对于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庵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构建了一幅恬静、自然的画面,呼应了宋代文人崇尚山水田园的审美情趣。这首诗以其深邃而含蓄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在山庵的宁静与美好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心灵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明月道士猿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