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

《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径雨苔深,

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

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

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

何必在双林。

中文译文:

一条小径被雨水打湿,苔藓长得很茂盛,

新居令人心满意足,雅致之处令人满意。

天花板上飘落着白天的课堂声,

池塘里的水草伴随着春天的吟唱。

山鸟们飞来施食,

野客们来到门前寻找诗题。

这里非常适合举办宴会,

何必去到双林景区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亿赠送给伦上人新居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雨水打湿的小径、茂盛的苔藓以及新居的雅致之处来表达他对伦上人新居的喜爱和祝福。天花板上传来白天的讲学声和池塘中的春意盎然,展现了新居的宁静和美好。诗人还提到山鸟飞来为伦上人施食,门前的野客寻找题目,表达了新居吸引人才和文人雅士的意义。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认为这里已经非常适合举办宴会,没有必要去到双林景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新居的雅致,展示了诗人对伦上人新居的喜爱和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雨水打湿的小径、茂盛的苔藓以及池塘中的春意,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感官感受。诗人还通过山鸟施食和野客寻找题目的描写,表达了新居吸引人才和文人雅士的意义,展现了新居的独特魅力。

诗人最后提出了一个反问,认为这里已经非常适合举办宴会,没有必要去到双林景区。这种反问既凸显了新居的美好,又带有一种自豪和自信的态度。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伦上人新居的祝福和赞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和翰林师学士赠伦上人新居之什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施食雅称天花山禽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