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咏怀

《咏怀》

冉牛与颜渊,

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

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

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

吾今欠数年。

知分心自足,

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

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

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

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

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

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

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

天高难与言。

中文译文:

回想起冉牛与颜渊,

回想起卞和与马迁。

他们或遭受天命的折磨,

或被人刑辱。

我深感幸运,

身体健全。

五十岁未算早逝,

我如今还欠数年。

明白满足于现状,

顺从身份常保安宁。

即使日子过得贫困退隐,

也不会有忧愁的表情。

昔日有荣耀的先生,

在其中从事。

而今我不能力量无限,

但愿心向上攀援。

贫困与富裕非我所能掌控,

快乐与悲愁不由天决定。

命运无法改变,

但心境可以保持平和。

因此,努力要靠自己,

省察自身并非困难。

不要问为什么天这样,

天空高远难以言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贤人和自己的现实境遇,表达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冉牛、颜渊、卞和和马迁,他们都是古代的贤人,有些遭受了天命的厄运,有些则受到了人为的刑辱。而诗人自己感到幸运,身体健全,五十岁还未算早逝,这种感慨和庆幸在诗中表达出来。

诗人认为要明白知足常乐,顺从自己的身份和现状,保持内心的安宁。即使生活贫困,退隐山林,也不会有忧愁的表情。诗中提到了昔日有荣耀的先生,可能指的是古代贤人的事迹,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效仿他们,奋发向上。

诗人认为贫富和快乐悲愁并非完全由个人所能掌控,命运的安排无法改变。然而,诗人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命运的无奈,心境可以使人保持泰然自若。因此,诗人呼吁人们努力靠自己,反省自身,这并非困难之事。他同时警示不要过多地询问天为什么如此,因为天空的高度无法言说。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记忆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人通过思考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心态的重要性,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豁达的态度。诗中的反思和洞察力呼应了人们在面对困境和命运时应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平静,以及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来获得心灵的安宁。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刑残信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