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岳麓溪毛秀,湘滨玉水香。

灵苗怜劲直,达节著芬芳。

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拳山并勺水,所至水能量。

作者简介(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菖蒲

《菖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岳麓溪毛秀,

湘滨玉水香。

灵苗怜劲直,

达节著芬芳。

岂谓盘盂小,

而忘臭味长,

拳山并勺水,

所至水能量。

诗意:

这首诗以菖蒲花为主题,描绘了在岳麓溪和湘滨的地方,菖蒲花的美丽和芬芳。诗中表达了对菖蒲花的赞美和对其坚韧的品质的钦佩。作者通过对菖蒲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力量坚韧的精神境界。

赏析:

《菖蒲》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菖蒲花的美丽和品质。诗中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如“毛秀”、“香”、“怜劲直”、“著芬芳”,这些形象而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菖蒲花的美丽和芬芳。同时,通过使用对比手法,将菖蒲花与一些小物件进行对比,如“盘盂”、“臭味”,表达了菖蒲花的高尚品质和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这首诗还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如拟人和借代,使菖蒲花具有了灵性和人性化的特征,如“灵苗”、“达节”。这种手法使诗中的菖蒲花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总体而言,姜夔的《菖蒲》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菖蒲花的美丽和品质,并传达了积极向上、力量坚韧的精神境界。这首诗在表达菖蒲花的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菖蒲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臭味芬芳岂谓能量毛秀劲直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