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斯人讵意掩斯丘,六合茫茫不可求。

射虎山中如昨日,骑鲸海上忽千秋。

帝方欲老长沙傅,虏尚能言博望侯。

回首濑溪溪畔路,跛驴无复从公游。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的"方孚若寺丞"是指方孚若,他是一个寺庙的官职,可能是方孚若寺的主持或管理者。这首诗词共分为两首,分别描述了不同的情景。

第一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斯人讵意掩斯丘,

六合茫茫不可求。

射虎山中如昨日,

骑鲸海上忽千秋。

第一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位方孚若寺丞的离世让人不禁感叹:他是否有意隐藏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人世间的一切无常和变幻使人无法预测未来。诗中以射虎山和骑鲸海作为比喻,表达了时光的飞逝和岁月的无情。射虎山中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骑鲸海上的往事则已过去了千秋。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方孚若逝去和光阴流转的感叹之情。

第二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帝方欲老长沙傅,

虏尚能言博望侯。

回首濑溪溪畔路,

跛驴无复从公游。

第二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在这首诗词中,诗人描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诗中提到帝王渐渐老去,但长沙傅却依然精神矍铄,虽然是个虏国的臣子,却仍然能言善辩,有博学的才华。这种对比反映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首过去时光,沿着濑溪溪岸的路,但跛脚的驴子已经不能再陪伴他公游了。这里的跛驴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的衰老和不再年轻的状态,也可能是在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整体上,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通过描绘方孚若寺丞的离世以及帝王与长沙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光阴荏苒的主题。同时,通过运用山海的意象,诗人呈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凸显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捉摸的特点。该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方孚若寺丞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茫茫回首射虎不可千秋帝方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