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

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

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

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作者简介(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中文译文:答复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唐权德舆

我们共同乘坐轿车,

清晨秋天拜访上苍天。

朝阳霞光迎接早驾,

细雨打湿回程的车镳。

从甘谷出发已经走了一段路,

轩台离我们渐渐遥远。

遥望中还可以辨认出,

打湿羽毛的耘鸟在山椒树下。

诗意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文官冯监拜访昭陵回程遇到下雨的情景。诗人乘坐轿车和冯监一起在清晨的秋天前往昭陵,看到朝阳的霞光迎接着早驾。然而,突然下起了细雨,打湿了回程的车镳。我们已经从甘谷出发走了一段路,离着轩台也越来越远。从远处望去,还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在山椒树下被雨水打湿羽毛的耘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秋雨天下的景象,将作者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把乘车的途中的风景、天气、距离等细节都写得非常细腻生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旅途中的感受。诗中的耘鸟下山椒的意象使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景色,深化了诗歌的意境。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官员的乘车旅途中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的辉煌的追忆之情,表达了对睿智才子杨嗣复的追思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下山拜上轩台犹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