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阶草

空山子规叫,月破黄昏冷。

帘幕风轻,绿暗红又尽。

自从别后,粉销香腻,一春成病。

那堪昼闲日永。

恨难整。

起来无语,绿萍破处池光净。

闷理残妆,照花独自怜瘦影。

睡来又怕,饮来越醉,醒来却闷。

看谁似我孤令。

作者简介(程垓)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瑶阶草

《瑶阶草》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阶草》中文译文:

空山子规叫,

月破黄昏冷。

帘幕风轻,

绿暗红又尽。

自从别后,

粉销香腻,

一春成病。

那堪昼闲日永。

恨难整。

起来无语,

绿萍破处池光净。

闷理残妆,

照花独自怜瘦影。

睡来又怕,

饮来越醉,

醒来却闷。

看谁似我孤令。

诗意:

《瑶阶草》描绘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心灵的困顿。诗人通过借景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力面对现实的感受。诗中的景物和意象,如山中的子规鸟鸣、黄昏时分的寒冷月色、轻风拂过帘幕、渐暗的绿色和凋谢的红花等,都暗示着孤独与凄凉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的开头以空山中子规的叫声为引子,给人一种寂静而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黄昏时月亮的冷寂,帘幕轻风的拂动,绿色逐渐暗淡,红花渐渐凋谢,这些景物的描绘更加强化了孤独的氛围。

诗的中间部分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痛苦和内心的困顿。自从别离以后,诗人的容颜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面容苍白,精神恍惚,一春之间就如此生病。他感到白天漫长而无聊,充满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身份的痛恨和无法摆脱的困境。他感到无话可说,孤独地照看着破碎的镜子,照出花影中自己瘦弱的身影。他在睡觉时害怕孤独,喝酒时越陷越深,清醒时却更加郁闷。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同病相怜的人。

整首诗以孤独、凄凉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人类情感的脆弱和无助。这首诗以流露出的孤独情感和对逆境的无奈感,使读者对人生的孤独和人情的凄凉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帘幕子规暗红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