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中文译文:

又一次越过梅岭,每年都有这枝寒。

夕阳下孤舟驶去,远望青山万里间。

猿声响彻湘水静谧,草色景色洞庭宽广。

早已预料到生涯的事,只顾捧起钓竿演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刘长卿在别离好友苏台后,再度踏上旅途的心情。他描述了从梅岭经过,每年都感到寒冷的树枝。黄昏时分,孤舟驶离,远望着青山无限。猿鸣响彻湘江,水面静谧,洞庭湖畔的草色广阔无垠。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早有觉察,只顾着拿起了钓竿,继续努力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诗歌常见的描写自然景物手法,展现了作者的离愁和对友谊的思念。梅岭象征离别的边界,每年的苍寒让人感触更深。孤舟离开时,让人不禁远望那无尽的青山。湘江的猿鸣声与洞庭湖的草色作为背景音乐和背景景色,突出了离别的凄凉。作者将自己的未来看得很清楚,只顾着拿起钓竿,继续努力生活下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坚强、乐观面对生活挑战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落日青山草色猿声孤舟生涯岁岁钓竿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