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阻雨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淮阴阻雨

《淮阴阻雨》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樯竿日日春风转,

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

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

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

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

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

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

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

短帆轻橹可须忙。

译文:

船桨日复日,春风不断转。

孤舟漂荡在几个县。

早晨来到,雨雾隔绝淮村,

波浪卷起沙,风吹断了岸。

渡口的杨柳湿漉漉的青绿,

桥下流淌着涓涓野水。

刚刚钓上的白鱼满尺长,

归雁断行却能够鸣叫。

平生行走无拘束,

船篷下伸展,早晨睡醒舒服。

自古江海有约定,

年老后不再有欲望。

清晨暖阳生出波光,

桃树杏树半挂在墙上。

春天的波浪友好相待,

短帆轻轻划桨忙碌。

诗意和赏析:

《淮阴阻雨》以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为主题,通过描写船上的景象和渔民的体验,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的自然美和宁静的追求。

诗中以细腻的描写揭示了江南水乡的春天景色,如船桨日复日,春风不断转,渡口的杨柳湿漉漉的青绿,桥下涓涓野水流淌等,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机勃勃和静谧美。

通过描述雨天的景象,如雨雾隔绝淮村,白浪卷起沙,风吹断了岸等,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幻无常,给人一种无法预测和掌控的感觉。

诗人以渔民的经历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满尺长的白鱼初受钓,归雁断行却能够鸣叫,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渔民在平凡的生活中的坚韧和乐观,以及对命运的顺从和接受。

最后几句诗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平生行走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安逸宁静的向往。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表明诗人已经对尘世的功名利禄不再向往,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和渔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宁静自在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创造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词流畅自然,字字珠玑,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淮阴阻雨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春风归雁朝来孤舟渡头青青白鱼水生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