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

垂茅缉为庵,有类穹庐形。

之人伏其中,日醉乎群经。

世俗安尔知,但谓长不醒。

寄此语二豪,渠非彼刘伶。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下茅草搭建的庵堂,

形似高耸的穹庐。

其中的人躺卧其中,

整日陶醉于群经之中。

世俗之人难以理解,

只认为他长久陶醉不醒。

我将这句话寄给两位豪杰,

他们并非那位刘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醉经庵"的庵堂,庵堂由茅草搭建,形状像是高耸的穹庐。诗人描述了庵堂中的人,他整日躺卧其中,陶醉于群经之中。然而,世俗之人难以理解这种行为,他们认为这个人长时间的陶醉是不可理解的。最后,诗人将这句话寄给两位豪杰,告诉他们这个庵堂中的人并非是传说中的刘伶。

赏析: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通过描绘醉经庵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沉浸于学问和思考中的人的赞美。庵堂由茅草搭建,形状高耸如穹庐,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庵堂中的人被描述为整日陶醉于群经之中,这里的"群经"可以理解为广博的学问和思想。诗人认为,这种追求学问和思考的人是与世俗不同的,他们能够超越尘世的琐事,专注于更高尚的境界。然而,世俗之人却难以理解这种行为,他们认为这种长时间的陶醉是不可思议的。最后,诗人寄语两位豪杰,告诉他们这个庵堂中的人并非是刘伶,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以放纵酒色闻名的刘伶,而是真正沉浸于学问之中的人。整首诗通过对醉经庵的描写,赞美了那些追求学问和思考的人,并对世俗的看法进行了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世俗不醒穹庐形非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