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

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作者简介(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彭元携带着曾吉甫的诗卷和帖子来拜访作者,并以此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凋零和友谊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年松竹暗茶山,

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

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

弹铗今嗟行路难。

我亦凋零旧宾客,

遗编聊共拂尘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十年过去,松竹茂密的山中,彷佛有一片茶山被遮蔽。在这个背景下,李彭元携带着曾吉甫的诗卷来到了作者的家。曾吉甫是作者的旧友,他的诗声曾经在酒宴上被广泛赞誉过。

接下来的两句诗,作者提到食荠(一种野菜)的人,没有任何人能像东野一样苦。这里的东野可能指的是东野圭吾,一个以才华横溢的日本作家。通过这个比喻,作者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和艰苦时的感受。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没有厚实的毡子来应对广文的寒冷。广文可能指的是广州,寒冷可能是一种隐喻,代表着作者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困难和挑战。

下一段诗描述了作者闭门久久地在高轩上吟咏,思念过去的友谊和美好时光。而现在,作者弹奏着铗(一种乐器),却感叹行路艰难。这里的行路难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艰辛和困境。

最后两句诗,作者自言自语地说,自己也凋零了,旧日的宾客也渐渐离去。但他仍然珍视着李彭元携带的诗卷,与他一同拂去尘埃,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

整首诗以李彭元携带诗卷的拜访为引子,通过描绘作者的凋零和友谊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运用了山水、食物和音乐等元素,通过隐喻和比喻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人生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宾客松竹行路难拂尘弹铗凋零闭门遗编诗声高轩过将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