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张兰送太守

电转双旌雨结愁,水流行色过芳洲。

賸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代张兰送太守

《代张兰送太守》是宋代毛滂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电转双旌雨结愁,

水流行色过芳洲。

賸风残月谁交取,

别酒离歌且驻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

一年莺燕识遨头。

朝天不作含香伴,

为想林间春意幽。

中文译文:

电转双旌雨结愁,

雨水模糊了双旌,心情沉重。

水流行色过芳洲。

雨水流过芳洲,景色变得模糊。

賸风残月谁交取,

残留的风和月亮由谁来享受,

别酒离歌且驻留。

别离之时,酒宴和歌声暂时停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

千里之外的溪山记在诗人心中,

一年莺燕识遨头。

一年之中,黄莺和燕子认识了彼此的习性。

朝天不作含香伴,

朝天不成为一同欣赏花香的伴侣,

为想林间春意幽。

只是想念森林中幽静的春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离别的忧伤。雨水模糊了双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水流过芳洲,景色变得模糊,暗示了诗人与离别对象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诗中提到了残留的风和月亮,表达了对离别时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别离之际,酒宴和歌声暂时停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充满欢乐的场景的留恋。

诗中还提到了千里溪山和一年之中的莺燕。千里溪山记在诗人心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深刻记忆。莺燕识遨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对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与离别对象一同欣赏朝天的美景,但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怀念林间幽静的春意。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和自然的感悟和思索,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代张兰送太守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水流春意残月离歌行色驻留莺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