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酒二首

九酝松醪一曲歌,本图闲放养天和。

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作者简介(汪遵)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咏酒二首

《咏酒二首》

九酝松醪一曲歌,

本图闲放养天和。

后人不识前贤意,

破国亡家事甚多。

万事销沈向一杯,

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宵睡足芭蕉雨,

又是江湖入梦来。

中文译文:

九次酿造的松酿浓酒,唱一曲歌颂,

本是为了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

但后来的人不懂得前辈们的用意,

国家和家族的破败事态屡见不鲜。

万事情淡漠地消散于一杯酒中,

竹门沉默,风轻轻吹开。

秋夜中,享受美酒之后,丛林中细雨纷飞,

平凡的江湖梦又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咏酒为题,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写实的图景。诗人通过对酒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动荡的关切。

首句“九酝松醪一曲歌”,描述了酿造出来的醇香美酒,细腻而生动。接着,诗人以“本图闲放养天和”表达了对安逸、和谐生活的向往,酒成了实现这种境界的载体。

然而,诗人接下来却感叹后人对前贤的不理解,“后人不识前贤意”,并抱怨“破国亡家事甚多”,对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浮躁表达了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万事销沈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通过对酒的描述,表达了温馨宁静的意境。酒消散了许多事情,像很重的竹门在微风中打开,给人一种舒适、解脱的感觉。

最后两句“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描绘了秋夜中醉后的宁静和幽静的雨夜。江湖是诗人的遐想和憧憬,是他想逃避现实的梦境。

整首诗以咏酒为主题,通过对酒的描绘,抒发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诗意深远,语言简练却意蕴丰富,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和审视社会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识江湖入梦后人万事贤意甚多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