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倅之钱塘

之官即胜游,送别漫多愁。

草色荒宫燕,槐阴远驿驺。

湖通朝汲井,潮动夜眠楼。

早向临平过,荷花已欲秋。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送顾倅之钱塘

《送顾倅之钱塘》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之官即胜游,

送别漫多愁。

草色荒宫燕,

槐阴远驿驺。

湖通朝汲井,

潮动夜眠楼。

早向临平过,

荷花已欲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顾倅时的情景。诗人在送别时感到无尽的忧愁,因为顾倅即将离开官职,踏上胜利之旅。诗中描绘了一系列景物,如荒宫中的青草和燕子,远处槐树下的驿马,湖水中的朝汲井景象,夜晚楼上的潮水声。最后,诗人提到他将前往临平,而荷花已经渐渐凋谢,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离别的忧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胜利与忧愁、荒凉与繁盛、昼与夜、春与秋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离别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顾倅之钱塘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草色荷花送别早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