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丹阳楼(一作郎士元诗)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朱翠颜。

作者简介(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登丹阳楼(一作郎士元诗)

中文译文:

登上丹阳楼(一说为郎士元所作)

寒皋那可望,

旅客又初归。

迢遥高楼上,

荒凉冷野间。

晚晴倚远水,

秋意属连山。

来往的旅客时常相遇,

霜雨凋谢了红翠的颜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丹阳楼上展望,远眺着寒凉的山野和流水。寒皋是远山的名字,作者认为远山难以望见,但是在高楼之上,俯瞰之时,却能够一览无余。旅客也正是刚刚归来,初次回到这个地方。整首诗以孤寂、萧疏的景象来表达寒凉的感觉。

在诗中,晚晴倚着远水,秋意随着连山而来,给人以凄凉寂寥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时有来往的旅客相遇,但他们的相遇并不常有,像是霜雨凋谢了红翠的颜色一般,显得凄凉而短暂。

这首诗以婉约派的手法描绘了凄凉秋意中的景色和情感,通过对寒凉孤独的描绘,使读者产生深深的感叹和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见高楼旅客迢递可望野间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