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孤衾冷。

梦难成。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作者简介(赵鼎)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乌夜啼

《乌夜啼》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檐花点滴秋清。

寸心惊。

香断一炉沈水、一灯青。

凉宵永。

孤衾冷。

梦难成。

叶叶高梧敲恨、送残更。

诗意: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述了一种深沉的孤寂情境。檐下的花朵滴落,清秋的气息扑面而来,引起了诗人内心的震动。芬芳散尽的香炉和渐暗的灯火,恍若夜幕正在降临。寒凉的夜晚永远存在,孤独的床上冷冷清清,梦想很难实现。高高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动,敲击着诗人的心头,似乎在送别即将结束的夜晚。

赏析:

《乌夜啼》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寂和失落之情。檐下的花朵滴落,清秋的气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唤起了诗人内心的惊动。香炉渐渐熄灭,灯火渐暗,暗示着夜晚的降临和孤独的加深。凉宵和孤衾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寂和寒冷。诗中的“梦难成”表达了诗人对梦想实现的渴望,但现实的冷酷使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最后,梧桐树叶的敲击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离别的悲伤,伴随着送走夜晚的钟声。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失望。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情感的交融,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寂寞和颓废的情绪。这首诗抓住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以及人类对于梦想和希望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寸心一灯孤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