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

何处力堪殚,人心险万端。

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

对面如千里,回肠似七盘。

已经吴坂困,欲向雁门难。

南北诚须泣,高深不可干。

无因善行止,车辙得平安。

作者简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杂曲歌辞·行路难

行路难

何处力堪殚,

人心险万端。

藏山难测度,

暗水自波澜。

对面如千里,

回肠似七盘。

已经吴坂困,

欲向雁门难。

南北诚须泣,

高深不可干。

无因善行止,

车辙得平安。

中文译文:

行路难

哪里才能够用尽力量,

人心险恶纷杂多端。

隐藏的山峰难以测量,

隐蔽的水流自生波澜。

对岸似乎遥远无边,

曲折回肠像七重山。

已经被吴坂所困扰,

欲前往雁门却难攀。

南北皆应当叹息,

高深实难以涉险。

无缘行善致止步,

车辙才能够平安。

诗意和赏析:

《行路难》是唐代薛能的一首诗,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人心难测的主题。

诗中通过反复使用“难”字,描绘了行路之艰难。作者通过山峰和水流的隐喻,强调了旅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对岸、吴坂、雁门都象征着旅途的目标和困难,给人一种遥远而又难以逾越的感觉。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力的情绪。作者认为,无法遵循善良的行为,无法寻求和平安全的道路,是因为南北之间的隔阂和高深莫测的人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旅途的艰辛和人心的复杂,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力感。诗中的山水、对岸以及吴坂等景物的隐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人对人生的旅程产生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可人心波澜回肠雁门高深万端车辙平安测度善行诚须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