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别大参二首

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

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

夷锹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挽别大参二首

《挽别大参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李曾伯离开故乡,在外地历经风雨,最终回到故乡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经边垣征战辛劳,归来见证两地的变化。白雪消融迎来阳春,香气飘溢黄花晚节。即便在边境,依然知道问候中立,朝廷也珍惜老年才华。在深夜里,思念涌上心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与重聚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历经沧桑,最终回到家乡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大参(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员)的经历,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他感叹离乡之苦、边境征战的辛劳,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期待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和回归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和岁月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通过描绘离乡、征战和回归的场景,诗人展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白雪阳春和香气黄花,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季节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与变幻的感慨。诗人还提到了大参(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员),通过大参的形象,表达了对朝廷的思念和对政治的关注。

整首诗以离别、归乡为线索,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辛酸和思考。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朝廷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追求。同时,诗中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共情其中,感受到离别与归乡的复杂情感和人生的无常变幻。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与归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变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家国的关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内涵和感人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别大参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朝廷风云两地甘棠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