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僧杨懒散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

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

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

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

后夜听钟鸣,应有寒山寺。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赠相僧杨懒散

《赠相僧杨懒散》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相僧杨懒散

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译文:

我向相僧杨懒散赠诗

野鹤天生拥有长寿的特质,而孤云却无所追随的目标。

虽然身在尘世之间,但内心却在超脱尘俗。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中的野鹤和孤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杨懒散僧人的赞赏和敬佩之情。野鹤象征着长寿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表明杨懒散僧人具备追求长寿和超越尘世的品质。孤云则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表明杨懒散僧人内心无所牵挂,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然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野鹤和孤云的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僧人杨懒散的赞美。诗人通过野鹤和孤云的比喻,赋予了杨懒散僧人高尚的品质和追求超脱的精神。诗中的"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杨懒散僧人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心灵的自由。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启发人们追求内心自由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以其清新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僧人杨懒散的景仰之情,并通过对自然象征的运用,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尘世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相僧杨懒散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惊人世间长生倚伏微言游心定意请问柏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