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楼外天寒山欲暮。

溪边雪后藏云树。

小艇风斜沙觜露。

流年度。

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梦今宵还到否。

苇村四望知何处。

客里从来无意绪。

催归去。

故园正要莺花主。

作者简介(张元干)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渔家傲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元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楼外天寒山欲暮。

溪边雪后藏云树。

小艇风斜沙觜露。

流年度。

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梦今宵还到否。

苇村四望知何处。

客里从来无意绪。

催归去。

故园正要莺花主。

中文译文:

渔家傲

楼外天寒,山峦渐渐被暮色所笼罩。

溪边的树木在雪后隐匿于云雾之间。

小艇随风倾斜,沙滩上露珠闪烁。

岁月匆匆流逝。

春光已经停留在梅花的枝头。

短暂的梦境今晚是否还会再现?

站在芦苇村四望,我不知道何处是归途。

作为客人,我一直没有着落。

催促着我回去。

故乡正在等待着莺花的绽放。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描绘了作者在山水之间的游历和对归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天寒山暮、雪后的云树、小艇风斜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化。这些景物的描绘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浪旅人,他在客居他乡时,对故园的思念和归途的渴望始终萦绕在心头。作者的心境在诗中得到了表达,他表示自己作为客人,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宿,内心缺乏安定和平静。

最后两句"催归去,故园正要莺花主"表达了作者迫切回归故园的愿望。他相信在故园中,春天的莺花将绽放得更加美丽,而他自己也将在故园中找到归属感和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流动的时间为背景,通过抒发流浪者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园的眷恋和归属感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种既富有意境又寓意深远的情感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园归去春光小艇欲暮意绪流年知何处四望正要外天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