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渡洛水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作者简介(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归渡洛水

《归渡洛水》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归人南渡洛水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夜幕降临,我带着春天的忧愁,回到南渡洛水的岸头。

湖水上的薄雾笼罩着碧绿的草木,月光在水面上闪烁。

澧浦的岸边长满了芳草,沧浪江上有人钓鱼船。

谁能明白放下忧愁的人,此时意境正幽远深远。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归人南渡洛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无尽的思绪。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与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形成了对比。这首诗词感叹了人生的孤独和迷茫,以及思乡的情感。

赏析:

1. 诗中运用了暮色、渚烟、滩月等意象,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诗中的归人南渡洛水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渴望回到故土的渴望之情。

3. 通过描写澧浦的芳草和沧浪江上的钓鱼船,使诗词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的风情。

4. 最后两句“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歌在静谧之中流露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5. 这首诗词用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伤和忧愁,既凸显了人的孤独感,又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归渡洛水》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归人南渡洛水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体现,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给人以一种离愁与思乡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悠悠春愁暝色此意南渡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