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官到郡诸丈置酒岳阳楼招炎为客邓巴陵索诗

重上危楼览洞庭,故人一笑对飞觥。

君山只似艑山绿,江水不如湘水清。

一日胜游成乐事,三年俗状夺诗情。

天涯邂逅还离别,莫惜樽前底里倾。

作者简介(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解官到郡诸丈置酒岳阳楼招炎为客邓巴陵索诗

《解官到郡诸丈置酒岳阳楼招炎为客邓巴陵索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岳阳楼,与故友共饮飞觥,观赏洞庭湖美景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上危楼览洞庭,

故人一笑对飞觥。

君山只似艑山绿,

江水不如湘水清。

一日胜游成乐事,

三年俗状夺诗情。

天涯邂逅还离别,

莫惜樽前底里倾。

中文译文:

再次登上危楼眺望洞庭湖,

故友一笑举杯回应。

君山只像艑山一样翠绿,

江水不及湘水的清澈。

一天的旅游胜过一切,

三年的世俗生活抢夺了诗意。

天涯相遇又要分别,

不要浪费杯前的美酒。

诗意和赏析:

《解官到郡诸丈置酒岳阳楼招炎为客邓巴陵索诗》以岳阳楼为背景,表现了作者与故友在楼上观赏洞庭湖景、畅饮畅谈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君山和江水,表达了对湘水清澈和艑山翠绿之美的向往和感叹。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的对比,凸显了洞庭湖的壮丽和湘水的清澈,展示了王炎对美景的热爱和对浮世俗务的厌倦。

诗中提到一天的胜游成乐事,暗示着作者在洞庭湖畅游时的愉悦和无拘无束的心情。而三年的俗状夺诗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意和自由的渴望,暗示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意深沉,表达了在天涯相遇后又要分别的遗憾,以及在别离之际,不要忧虑浪费杯中的美酒,寄托了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王炎对自然美景和诗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王炎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解官到郡诸丈置酒岳阳楼招炎为客邓巴陵索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不如危楼一笑离别天涯乐事胜游诗情飞觥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