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词三首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谁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闺怨词三首

《闺怨词三首》

朝憎莺百啭,

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

谁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

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

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

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

寒衣不要宽。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被春天引发的感伤之情,在与家人的分离和战争的背景下,强调了春天带来的悲伤和寒冷。

译文:

早晨讨厌莺鸟百般啁啾,

晚上嫉妒燕子双双栖息。

我不习惯与亲人分离的春天,

唯有谁能知晓,我哭到天亮。

珠帘遮挡寒冷的月光,

纱窗背后的灯火闪耀。

夜晚来临,眼泪滴在巾上,

其中一半已凝结成寒冰。

边塞关山,战争和征程遥远,

难以忍受家人与亲人的离别。

艰苦的战斗使人憔悴不堪,

寒冷的衣衫也不需要宽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要纱窗寒衣憔悴不惯苦战双栖闺阁夜来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