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屋一首

和檐十尺庇堂东,疎漏从来尽是蓬。

日影碎如秋叶下,雨声洒似夜船中。

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众雄应是不来攻。

蓬屋一首

《蓬屋一首》是宋代王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屋一首

和檐十尺庇堂东,

疎漏从来尽是蓬。

日影碎如秋叶下,

雨声洒似夜船中。

竹因蠹尽多垂地,

箬到枯时半掩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

众雄应是不来攻。

译文:

草顶低矮,只掩住东侧的屋檐,

稀疏的漏洞自古便是草的本色。

阳光的影子破碎如秋天的落叶,

雨声洒落仿佛夜晚船中的声响。

竹子因为虫蛀而多垂地,

葛藤在枯萎时只半遮空间。

这个地方想必不适合人们争夺,

众多的雄鸟应该不会来进攻。

诗意:

这首诗以一幢蓬草覆盖的小屋为背景,描绘了屋顶破旧、日光透过漏洞照射、雨水洒落的景象。作者通过对屋顶材料的描写,表达了蓬草屋的朴素和质朴。尽管屋顶破漏,阳光和雨水依然可以穿过,给人留下一种自然和宁静的感觉。竹子因为虫蛀而下垂,葛藤在枯萎时只能半遮住空间,暗示着岁月流转和生命的消逝。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赏析:

《蓬屋一首》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朴素而宁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蓬屋象征了平凡而朴素的人生,破旧的屋顶和漏洞不堪的墙壁显现出岁月的痕迹,但仍然透过阳光和雨水传递着自然的美妙。竹子因虫蛀而下垂,箬葛在枯萎时只能半遮空间,表达了生命的有限和经历岁月的变迁。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氛围,唤起读者对自然和生活的共鸣。

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作者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平淡中蕴含着美的哲理。它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平凡的生活和自然界的美妙,强调了在简朴和宁静中寻找内心的满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蓬屋一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应是非人秋叶尽是雨声日影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