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山景和寺庙的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我爱康乐的山水,与你同样心旷神怡。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在这丛林中搭起茅屋,砍伐木材修造草亭。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孤峰依偎在青天之上,小径向无尽处延伸。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站在石头和苔藓上等待客人,向僧人行礼,站在云雾之间。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眺望远方的山水,感受自远方吹来的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五马停在谷口,双旌在雾霭中飘动。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沉默的香气传遍了四方,微小的盆架悬浮在天空中。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我独自前行,可能未能达成我的愿望,但我始终怀念谢公的事迹。

这首诗词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和寺庙的喜爱和景仰之情。诗人将山水描绘得美丽而幽静,如同人间仙境。在描述寺庙时,诗人表达了对僧人和佛法的尊敬。整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调写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山水翠微不穷伐木孤峰赏心蒙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