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

梅花摘索穿疏竹。

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

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

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

也撩得、双眉蹙。

作者简介(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于中好

诗词《于中好》的中文译文如下:

梅花摘索穿疏竹,

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

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

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

也撩得,双眉蹙。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梅花盛开的场景。诗人摘取梅花,穿过稀疏的竹林。在竹林中,有一些鸟儿在树荫下欢快地追逐。诗人坐在竹林中,心境已经很清净,如同可以捧在手中的清泉。他的心情更加潇洒自在,宛如一块玉石一般。

诗中提到诗人喜欢听新的乐曲,其中特别喜欢周瑜的曲子。他举起酒杯,不断地嘱咐人们再次演奏这首曲子。诗人感到自己无情而又有恨,这份情感沉重地分散在北方。这种情感使得他的眉头紧皱。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和诗人心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梅花象征着坚强和清雅,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梅花喜欢潇洒如玉三相摘索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