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熟杂咏·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作者简介(李赤)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

姑熟杂咏·凌歊台

《姑熟杂咏·凌歊台》是唐代李赤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登上凌歊台,描绘了台高耸入云,山峦叠嶂,视野开阔,自然景色优美的景象。诗人还描述了窗外白云缭绕,野翠环绕着松竹,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意境。然而,碑文上苔藓的侵蚀则显露出岁月的流转和文物的褪色。整首诗描绘了高远、宁静、古朴的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

望远处山峦起伏连绵。

台高极人目,

高得就连天边的人也能看到。

叠嶂列远空,

山峰层层叠叠,遥远无边的天空漫展。

闲花杂平陆,

花草随意地点缀着平原大地。

白云入窗牖,

白云飘入窗户。

野翠生松竹,

野草铺满松竹间,绿意盎然。

欲览碑上文,

想要读取碑文上的文字。

苔侵岂堪读,

然而,苔藓侵蚀使其难以辨认。

诗意和赏析:

《姑熟杂咏·凌歊台》以一种简洁明快、流畅自然的笔调,展示了李赤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同时又渗透了对时间流转的感触。诗人以诙谐轻快的语言,勾勒出远处山峦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景象,表达了自然之美和大自然的宏伟壮丽之感。

诗人笔下的凌歊台,是远离尘嚣的一处高台。诗中的白云、松竹、花草等形象,为诗中的景色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和静谧。然而,诗人在描述碑文时,用“苔侵”一词,表达出岁月侵蚀的景象,对于文物的褪色和时光的落寞进行了感想。

《姑熟杂咏·凌歊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述碑文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岁月无情的思考,暗示了人生短暂而无常的真理。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对时间流转的深层思考,展现了李赤诗歌中独特的豪放风采和深邃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云松竹窗牖人目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