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潘叔玠皆山楼

环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

翁时方在郡,朱墨犹遮拥。

君今建斯楼,再食祠官俸。

雅契醉翁心,而无醉翁冗。

看山应更真,物物皆净供。

便寻庐霍期,莫作京洛梦。

只恐难久閒,移文北山讽。

愿坚仁者守,用静以观动。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赋潘叔玠皆山楼

《赋潘叔玠皆山楼》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环绕滁州的山峦,皆以醉翁之名著称。

醉翁此刻正身处在这个地方,

红色和墨迹依然掩盖着他。

尊贵的君主,您现在建起了这座楼阁,

再次享用着官俸。

雅契的醉翁的心,却没有尘世的烦恼。

欣赏山景应该更加真切,

每一物都洁净而可供奉。

请不要寻找庐山或者霍山的时机,

也不要做京城或者洛阳的梦想。

只是担心这份宁静不会长久,

我将把这篇文章带到北山寄语。

愿那些坚守仁德的人们保持不变,

保持宁静以观察世事的变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并通过对醉翁和君主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诗中描述了环绕滁州的名山,这些山峦以醉翁之名闻名,暗示着醉翁的豁达和洒脱。醉翁在山间生活,心境宁静,没有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他的心境如同山水一般纯净,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君主,他建起了楼阁,再次享受着官俸,但他的心境却不如醉翁般宁静,被尘世的烦恼所困扰。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心境宁静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的美妙。

诗中还提到了庐山和霍山,以及京城和洛阳,这些地方都代表了繁华和喧嚣的世界。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寻求在这些地方寻找宁静和心灵的满足,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而是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用平静的态度观察世事的变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醉翁和君主的生活态度,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宁静心境的赞美,并提出了保持内心宁静观察世事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赋潘叔玠皆山楼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醉翁遮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