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昭应呈同僚

白发初为吏,有惭年少郎。

自知身上拙,不称世间忙。

秋雨悬墙绿,暮山宫树黄。

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

作者简介(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初到昭应呈同僚

《初到昭应呈同僚》是唐代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初为吏,

有惭年少郎。

自知身上拙,

不称世间忙。

译文:

刚入官场白发生,

年少郎的心惭愧。

自知才能平庸拙,

不适合忙碌世间。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初为官员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己年轻时不够成熟、才能不足的惭愧之情。作者自认为自己才能平平,不适合与世俗的繁忙和浮躁相处,感叹自己与时代的不合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心态。诗人通过自称"白发初为吏",表达了自己年轻时入仕的经历,与常见的"白发苍苍"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他的年轻和经历的不足。"有惭年少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轻时的不成熟和不足之感。接下来的两句"自知身上拙,不称世间忙"则直接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评估,他认为自己才能平庸,不适合与忙碌的世俗相处。最后两句则通过秋雨悬墙绿、暮山宫树黄的景象,表现了时光流转的无常和人事变迁。最后一句"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同僚的理解和容忍,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怀疑和对繁忙世俗生活的抗拒,展现了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秋雨和暮山的描绘,诗人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和追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发自知世间老僧秋雨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