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妃怨

拾翠当年延伫。

解佩感君诚素。

微步过南冈。

献明珰。

襟上泪难再会。

惆怅幽兰心事。

心事永难忘。

寄君王。

作者简介(朱敦儒)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洛妃怨

诗词:《洛妃怨》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拾翠当年延伫,

解佩感君诚素。

微步过南冈,

献明珰。

襟上泪难再会,

惆怅幽兰心事。

心事永难忘,

寄君王。

中文译文:

洛妃曾经拾取的翡翠,如今已经延迟归还。

解下佩玉感受到君王的真诚和纯洁。

轻盈地步过南冈,

献上明珰(明珰:一种珠宝)。

襟上的泪珠难以再次相会,

愁苦着幽兰(幽兰:一种花)的心事。

心事永远难以忘怀,

寄托给君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洛妃的怨恨之情。洛妃是宋徽宗的宠妃,这首诗词通过洛妃的视角表达了她对徽宗的失望和伤感。

首先,诗中提到洛妃延迟归还拾取的翡翠,这暗示了徽宗对洛妃的冷落和忽视。解下佩玉感受到君王的真诚和纯洁,这表明洛妃对徽宗的期望和对他的爱意。

接着,洛妃轻盈地走过南冈,献上明珰,这是她对徽宗的一种表白和奉献。然而,诗中提到襟上的泪珠难以再次相会,暗示洛妃对徽宗的心碎和无法再次相聚的痛苦之情。

最后,诗词表达了洛妃心事的惆怅和永难忘怀。洛妃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君王,表明她对徽宗的思念和对他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洛妃的怨恨之情,揭示了她对徽宗的深情厚意和被冷落的心情。洛妃的悲愤和思念之情在诗词中得到了抒发,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中情感的复杂和曲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难忘心事惆怅君王拾翠再会幽兰延伫微步献明珰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