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

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

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

自识昆明灰。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

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

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

自识昆明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宗教景象,表达了庾信对佛教和道教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山岭和信仰活动,以及其中的神秘和超越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佛教和道教的景象和思想。下面对每个诗句进行解析:

五明教已设:

"五明教"指佛教的五明寺,表示佛教已经建立。

三元法复开:

"三元法"指道教的三元宫,表示道教的修行法门再次开启。

鱼山将鹤岭:

"鱼山"和"鹤岭"是佛教和道教的寺庙所在地,表达了佛道两教的并存。

清梵两边来:

"清梵"指佛教,表示佛教信仰者纷纷前来。"两边来"表示道教信仰者也来到这里。

香烟聚为塔:

描绘了寺庙中燃烧的香烟,形成了一座座宝塔。

花雨积成台:

形容寺庙中花雨纷飞,形成了一座座台阶。

空心论佛性:

表达了佛教强调的"空性"观念,即认识到一切现象的虚幻和无常。

贞气辨仙才:

"贞气"指道教修行者的品质,"仙才"指道教修行者的能力。

露盘高掌滴:

描绘了天空中的露水滴落,象征着神秘和超越。

风乌平翅回:

描述了风在山谷中回旋,乌鸦在空中平稳地展翅飞翔。

无劳问待诏:

表示不必追问命令,自然而然地遵循。

自识昆明灰:

"昆明灰"指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的领悟和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佛教和道教的景象,表达了庾信对两教的推崇和敬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元素的描写,诗中体现了超越尘世的宗教追求和修行的精神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佛性香烟待诏空心自识鹤岭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