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庐山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

他年我欲寻君去,只恐云深不知处。

送僧归庐山

《送僧归庐山》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僧侣归去庐山阴,

木皮为衣云为心。

带着铁锡踏归程,

禅中领悟唐人吟。

秋高时忆山中居,

故友相会古茅舍。

他年我欲相寻访,

恐怕云深无所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僧侣离开庐山的情景。诗人以庐山的阴暗作为背景,表现了僧侣内心的虔诚和超脱尘世的态度。僧侣身上的衣袍由木皮制成,寓意着朴素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而他的内心则像浮云一样轻盈自由。受到禅修的启发,僧侣在旅途中领悟到了唐代诗人的吟咏之美。秋高时,诗人忆起了山中的居住,回想起与老友们在古老茅舍相聚的时光。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希望在将来能够再次相聚的愿望,但又担心云雾的隐蔽可能使他无法找到彼此的位置。

赏析:

《送僧归庐山》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僧侣离开庐山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庐山阴暗和木皮衣袍、云的形象,突出了僧侣超脱尘世的心灵和朴素的生活态度。诗人还通过禅修的启发,将唐人吟咏的美妙表达出来,展示了禅修对于人心境界的提升。在描绘山中居住和友人相聚的时光时,诗人运用了古老茅舍和连绵不绝的古树,呈现出一种宁静、悠闲和深厚的人文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将来相聚的希望,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预知性,使整首诗词更具深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意象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僧侣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美好。同时,诗人通过山水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友谊和相聚的珍视。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深思和思乡之情,引发读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僧归庐山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处古树忆归唐人木皮参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