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鸥沙十里带平沙,茅屋人家柳半遮。

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辘走香车。

泉如燕尾清流拆,草似裙腰白路斜。

何处玉钱都化蝶,夜来飞上一林花。

¤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是明代诗人陈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鸥沙十里带平沙,

茅屋人家柳半遮。

柔橹呕哑移画舫,

轻雷辘走香车。

泉如燕尾清流拆,

草似裙腰白路斜。

何处玉钱都化蝶,

夜来飞上一林花。

译文:

在鸥沙地带,十里平沙伴随着,

茅屋人家被柳树半遮蔽。

轻柔的船桨呕哑地推动着画舫,

轻雷般的车轮声匆匆驶过香车。

泉水像燕子尾巴一样清澈流动,

草地如同裙腰斜斜垂下,白色的路径。

玉钱不知飞落何处化作彩蝶,

夜晚来临时,它们飞舞在一片花林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气氛。诗人通过描写鸥沙地带、茅屋人家和柳树等元素,展现了平静祥和的乡村风貌。诗中的柔橹和呕哑的船桨、轻雷般的车轮声,以及清澈的泉水、垂下的草地,都展示了春日景致的生动画面。

诗末的玉钱化蝶,则是一种寓意的象征。玉钱代表着财富与物质,而蝶则象征着轻盈、自由和幸福。诗人通过玉钱化蝶的形象,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超越与追求内心自由与美好的愿望。夜晚的花林中,彩蝶在飞舞,给人以诗意和想象的空间,也传递了一种美好、快乐和自由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搭配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景色与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同时也能够在诗中找到对美好生活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清流燕尾茅屋香车呕哑画舫化蝶柳半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