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洞

谁擘空青露石坳,游龙伸臂下南高。

鬼神穿凿地脉碎,风雨支撑天柱牢。

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

伽蓝闻是香山叟,灯暗荒池没野蒿。

石屋洞

《石屋洞》是宋代仇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擘空青露石坳,

游龙伸臂下南高。

鬼神穿凿地脉碎,

风雨支撑天柱牢。

峭壁苍苔侵佛髻,

悬崖滴乳湿僧袍。

伽蓝闻是香山叟,

灯暗荒池没野蒿。

中文译文:

谁能开凿出高悬于南方的青露石洞?

游龙伸臂托起这高耸的山峰。

鬼神们在地底穿凿着脉络,

风雨将其支撑得像一根牢固的柱子。

陡峭的悬崖上苍苔蔓延至佛像的髻上,

峭壁上的水滴落在僧袍上湿润了它。

寺庙中传闻是香山的仙人所居,

灯光暗淡,荒凉的池塘中没有野蒿生长。

诗意和赏析:

《石屋洞》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高耸而险峻的山洞景象,展现出自然与灵性的奇妙融合。

作者以“谁”开头,增加了神秘的色彩,使读者产生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诗中的“游龙”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神奇的能力,它伸臂托起高山,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

另一方面,诗中提到鬼神在地下穿凿地脉,暗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及山洞的形成是由于长时间的风雨侵蚀。这里的“天柱”象征着山洞的稳固和牢固,与天地相连。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山洞内部的景象。峭壁上的苍苔侵蚀了佛像的髻,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悬崖上的水滴落在僧袍上,营造出一种寂静和潮湿的氛围。

最后两句提到伽蓝(佛寺)中传闻居住着香山的仙人,暗示了山洞的神秘和超凡的存在。灯光昏暗,荒凉的池塘中没有野蒿的生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荒凉的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山洞的奇特景象,将自然景观与神秘的宗教意象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灵性的思考和赞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石屋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悬崖苍苔风雨鬼神天柱荒池峭壁穿凿地脉滴乳支撑野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