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禅师

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

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作者简介(韩偓)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寄禅师

《寄禅师》

敬送大师,

朝朝息念心明见,

悟其境界,超越尘嚣。

彼此心灵相交融,

智慧之用无需言表。

宇宙运行阴阳生,

离合变化,世界成形。

水覆天地,虚无寄托,

以此来思维宇宙情。

时光荏苒,繁华演替,

命运渺茫,平凡漆黑。

阳光照耀蓬勃繁荣,

时间如旭奔向未来。

万物皆随风飘摆动,

禅室静谧,心无风浪。

这首诗是唐代韩偓创作的,题为《寄禅师》。诗人写了自己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禅室安静的向往。诗人表示他的思维与禅师一致,能够明白禅宗思想的境界,超越凡尘的纷扰。他认为心灵相通无需言语,智慧的运用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

诗人通过描述宇宙的运行和阴阳的生成来表达自己对宇宙大道的思考。他认为宇宙的运行有阴阳之力,事物的变化是无常的,世界的形成依赖于水覆天地的虚空。他通过这样的思考来思索宇宙的奥秘。

诗人接着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不可测。时间荏苒,繁华渐渐远去,命运无常,世间充斥着黑暗与无奈。然而,阳光照耀着繁荣,时间如旭日冉冉升起,奔向未来。尽管万物随风飘摆不定,但唯有禅室的宁静却没有风浪扰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心灵安宁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宇宙的思考和对时间与命运的描绘,展示了禅师所追求的超然境界和静心之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阴阳万物忘言无风天地世界劫灰禅室聚散鼓动妙用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