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诗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

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

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作者简介(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似曾诗

《似曾诗》是清代谭嗣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死生流转无法评估,

天地变幻突然相逢。

且喜无情带来解脱,

欲追往事已笼罩在迷雾中。

桐花飘落院落,乌头花洁白,

芳草郊野雁儿哭泣成红。

隔世间金环瞬间逝去,

现实虚幻又转瞬即空。

诗意和赏析:

《似曾诗》表达了生死轮回、时光流转和现实虚幻的主题。诗中的作者对生死和时间的无常感到困惑和无奈,认为生死的变化无法被准确评估,而天地间的变幻时刻让人感到突然相逢的巧合。然而,作者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他感到一种解脱和喜悦,因为他认为无情的自然法则使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追寻过去的事情,却发现已经笼罩在迷雾之中,不可见,不可知。

诗中的桐花飘落、乌头花洁白、芳草郊野和雁儿哭泣成红等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金环的引用表示时间的流逝,而金环在隔世间的弹指之间瞬间过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结尾以"结空为色又俄空"的描述,强调了现实世界的虚幻和无常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矛盾和无常,传达了作者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死、时间的思考,诗歌呈现出一种诗意的表达,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似曾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芳草死生天地弹指冥蒙金环相值流转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