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有怀

秋水明川路,轻舟转石圻。

霜多山橘熟,寒至浦禽稀。

飞席乘风势,回流荡日晖。

昼行疑海若,夕梦识江妃。

野霁看吴尽,天长望洛非。

不知何岁月,一似暮潮归。

作者简介(孙逖)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江行有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行有怀

秋水明川路,

轻舟转石圻。

霜多山橘熟,

寒至浦禽稀。

飞席乘风势,

回流荡日晖。

昼行疑海若,

夕梦识江妃。

野霁看吴尽,

天长望洛非。

不知何岁月,

一似暮潮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航行江水的情景,以及在航行中产生的思绪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秋天明亮的江路和岸上美丽景色,河水清澈,轻舟在石圻之间穿行。其中,“秋水明川路”意味着江水在秋天特别清澈,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清明和透彻。

其次,通过描写沿途的景观,诗人表现了秋天的季节特色。江岸上山橘成熟了,霜多了,而江上的禽鸟却稀少了。这些景象暗示了秋天已经深入,冬天的临近,自然界开始有所凋零。这也引发了诗人的一些感慨。

随后,诗人描绘了船乘风势快速前行,波浪回流在阳光下闪烁。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航行的速度和光影交织的美感,使诗中的情景更加活跃生动。

接着,诗人在昼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航行在海上。夜晚梦中,则仿佛认识了江妃,可能是对江河仙女般的美丽和神秘的遐想。这表现了诗人思绪的起伏和灵感的迸发。

最后两句描绘了看到野景渐渐接近吴地,然后终点却不是洛阳,暗示了诗人的归途即将结束,但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一切仿佛都是暮潮归,充满了一种哀伤和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令人感动的内心状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其中,诗人通过江行的经历,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相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又是对流年匆匆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轻舟岁月回流秋水多山野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