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石西泉(一作寒泉)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科斗是蛟龙。

作者简介(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峡石西泉(一作寒泉)

峡石西泉(一作寒泉)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科斗是蛟龙。

中文译文:

峡谷中的石头泉水,

鳞片和介壳居然不能容纳。

泉水从石眼中喷涌而出,

形成环环水圈,像一个钟。

听说干旱时可以祈求雨水,

但怀疑是不是科斗中的蛟龙所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峡谷中的一泉。诗人观察到泉水从石眼中喷涌而出,形成环环水圈的景象,但却发现鳞片和介壳不能完全容纳泉水,显示出泉水的丰富和壮观之处。诗人听说干旱时可以通过祈求雨水来解决水的问题,但他对此持怀疑态度,暗示科斗中的蛟龙可能是不可预测的神秘原因。

这首诗通过对峡谷泉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泉水的壮美和不可捉摸的神秘感,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的限制的反思。整首诗流畅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思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得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能蛟龙求得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