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瀛洲学士风流远,中叶唐惭贞观唐。

灵武拾遗晚羁旅,开元供奉老佯狂。

戏苕翡翠非伦拟,撼树蚍蜉不揣量。

赖有元和韩十八,骑麟被发共翱翔。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唐诗

《唐诗》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瀛洲学士风流远,

中叶唐惭贞观唐。

灵武拾遗晚羁旅,

开元供奉老佯狂。

戏苕翡翠非伦拟,

撼树蚍蜉不揣量。

赖有元和韩十八,

骑麟被发共翱翔。

译文:

在瀛洲,学士风流远离,

中叶的唐朝羞愧于贞观时的唐朝。

灵武之地拾遗晚年的旅程,

开元时代为皇帝供奉的老者扮演疯狂的角色。

戏弄藤蔓,仿佛翡翠也无法与之相比,

摇动大树,蚍蜉也无法衡量。

多亏有元和和韩十八位仙人,

骑着神兽麒麟一同翱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游戏化的方式表达了对唐朝文化的致敬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了瀛洲、贞观、灵武和开元等历史时期和地名,这些都是唐朝的代表性元素。作者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展现了对唐朝文化的远离和怀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一个风流远离的学士,他远离瀛洲,远离了唐朝的辉煌。他看到了唐朝中期的衰败,觉得与贞观时期的唐朝相比,自己的时代感到羞愧。接着,诗人提到了灵武,这是一座历史名城,暗示了他晚年的旅程。在开元时代,他被选为皇帝的供奉官,并扮演疯狂的角色,这可能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一种讽刺。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戏弄藤蔓,仿佛翡翠也无法与之相比,摇动大树,蚍蜉也无法衡量。这里的藤蔓和大树可以被视为世俗的权势和荣耀,而翡翠和蚍蜉则代表了普通人。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超越了这些世俗的东西,超越了常人的境界。

最后两句提到了元和和韩十八,他们是传说中的仙人,骑着神兽麒麟一同翱翔。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境和超越凡尘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名人的敬仰。整首诗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表达了对唐朝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和对仙境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风流羁旅供奉佯狂翱翔学士不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