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闲止

草草家林适,时时步屐过。

跨流通略彴,枕岸拟{牧去攵加羊}牱。

墙外千竿竹,亭阴数亩荷。

年丰遂闲止,老境足婆娑。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小亭闲止

《小亭闲止》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草修建的家园适宜,

时常步屐经过。

跨过溪流行走,

在河岸边设想放羊场。

墙外有千竿竹,

亭子里阴凉处有数亩荷。

年丰之时闲适停歇,

老年境界足够宁静舒适。

诗意与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平静宁谧的场景,以小亭为背景,展示了一个宜居宜乐的生活环境。诗词开头提到了家园的修建草草而成,暗示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常常穿着屐鞋漫步其中,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通过跨越流水,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同时也暗示了跨越人生的困难和挑战。诗句中的「枕岸拟{牧去攵加羊}牱」描绘了诗人在河岸边设想放羊的场景,展示了他的田园情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墙外的竹林和亭子内的荷花,创造出一幅静谧和清凉的画面。竹林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荷花则寓意着清雅和纯洁。这些自然元素与亭子的阴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宜人环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年丰之时的宁静和闲适,以及诗人进入晚年境界的满足和安逸。年丰可以理解为丰收的意味,也可以理解为生活富裕、充实的象征。诗人在晚年的境界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丰盈和满足,找到了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宁静、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示了一种接纳自然、满足于简单生活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小亭闲止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婆娑老境闲止阴数丰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