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西阁二首

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

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

失学从愚子,无家住老身。

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

西阁从人别,人今亦故亭。

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不离西阁二首

《不离西阁二首》

江柳非时发,

江花冷色频。

地偏应有瘴,

腊近已含春。

失学从愚子,

无家住老身。

不知西阁意,

肯别定留人。

西阁从人别,

人今亦故亭。

江云飘素练,

石壁断空青。

沧海先迎日,

银河倒列星。

平生耽胜事,

吁骇始初经。

中文译文:

《不离西阁二首》

江边的柳树不按时节发芽,

江边的花冷色频繁。

这个地方离观音庙较偏远,

腊月已经含春的气息。

因为失去学问成了愚子,

无家可归只能寄居他人。

不知道西阁的主人意欲为何,

也许会留下我,让我住下来。

我离开了西阁的主人,

主人今天也是个故亭。

江边的云朵像白色的练剑,

石壁上的青苔斑驳。

沧海先迎来太阳的鲜亮,

银河倒映着星星的闪烁。

平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

吁息之中才初次经历惊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己目前处境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表现了生活环境的冷漠和所受困境,同时也反映了自己追求诗歌创作和文化事业的心愿和困扰。诗中的西阁象征着安定和舒适的生活,而诗人则不能久留,被迫离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诗的气氛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用词质朴又准确地描绘了江边的景致和自然元素。最后两句“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以非同寻常的形象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观,同时对比了自然的永恒和诗人短暂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词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杜甫艺术创作风格的典型例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老身应有失学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