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

作者简介(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孟郊。诗中描述了一位名叫皇甫秀才的文士,在山亭上享受春天的美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嘉宾在何处,

亭子建在春山的巅峰。

望着下方,我感到孤寂。

我自愧不如。

眺望的视线和听觉都变得清澈,

山亭上充满了声音和光芒。

湖水清澈,映照着群山的轮廓。

有许多青翠的浪花。

我如何能够实现高尚的志向,

为你吟唱秋天的诗歌。

这首诗词以皇甫秀才的山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诗词描绘了山亭高处的景色,如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和翻滚的浪花,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诗词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自惭形秽之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愿为诗友吟唱秋天的诗歌,以表达自己的高尚志向。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亭景色的描写,将作者对春天以及自身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作者通过将自然景色与个人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春天和高尚理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孤寂和自愧的感受。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意蕴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富有感情的写作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嘉宾在何处澄澈连绵声光视听寂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