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欲知惜别离,泻水还清池。

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手掇杂英珮,意摇春夜思。

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作者简介(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主要表达了惜别离的情感。

译文如下:

想要知道如何珍惜别离,

泻水归于清澈的池。

此地有位君子,

芳兰盛开步步藜。

手持花环镶饰,

思念春夜在内携。

不要像迂回的山云,

循环无定的周期。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场别离的情景。诗中的“泻水还清池”是一种象征,把相聚的时光比作一池清澈的水,而这水在别离之后仍然会回到原处。诗人认为,在场的人物是君子,即李益端公,他的品德高尚,并借芳兰步葳蕤一词来形容他的身姿风采。诗人深情地叙述了与李益端公相聚时的场景,手持着杂英镶饰的花环,表达了心中的春夜思念之情。最后,诗人劝告李益端公不要像迂回的山云般绕过,而应该保持常态,与他循环无定的周期相比较,稳定地长久相处。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别离的惜别之情。通过对李益端公和诗人相聚时的场景描绘,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诗人以直接的语言表达情感,情意细腻,字句简练。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情感交融,寄托了别离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此地君子葳蕤定期还清手掇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