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故园二首

一去丹墀六换春,已将柴栅等簪绅。

虽无名节高当世,也是羊裘一故人。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归故园二首

诗词:《归故园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姜特立

归故园,是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去丹墀六换春,

已将柴栅等簪绅。

虽无名节高当世,

也是羊裘一故人。

诗意:

姜特立的《归故园二首》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回归故园的情感体验。诗中描绘了作者自少离乡的艰辛经历,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作者在外并未取得辉煌的功名,但他仍然保持着纯朴的本色,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忠实于友情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姜特立的感慨和情感。在第一句中,作者运用了“一去丹墀六换春”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离乡的时间跨度与春的更迭相对照,突显了他离乡辗转多年的艰辛历程。接着,他提到自己已经放下了柴栅、簪绅等华丽的装饰,表明自己不追求名利,只想回到故园,过上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虽无名节高当世,也是羊裘一故人”,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真实自我的坚持。尽管作者并没有在社会上取得显赫的地位,但他依然保持着初心,和身边的故友共同生活,彼此倾诉心事。这种简朴而真挚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总的来说,姜特立的《归故园二首》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诗中传递出一种深深的人情味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故园的珍视与眷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故园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无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