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路石妇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

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

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

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

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

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

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

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蜀路石妇

道旁一石妇女,没有记载又没有铭文。

传这个乡女,为妇女孝坚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出征。

行走二十年,女人独守孤独。

丈夫有父母,年老有病不安。

他的妻子拿着妻子道,一个像礼经。

早晚问候起居,恭顺发心诚。

药物自我调节,膳食要甘馨。

行走却不归,妇德转光明。

后人高节奏,雕刻石像妇女形象。

俨然整衣巾,如果站在家庭。

似见舅姑礼,如听环佩声。

至今为妇女的,出现这种孝心生。

不比山上石头,空有望夫名。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独守记复无铭孤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