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插秧歌

《插秧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田夫抛秧、田妇接秧,小孩拔秧、大孩插秧的场景。他们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水从头淋湿到背。唤醒他们吃饭休息片刻,他们低头弯腰,却没有回答。秧苗还没有牢固地插好,也没有整齐地盖上土,他们还要照看鹅和小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劳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艰辛劳作的生活。诗中的田夫、田妇和孩子们在雨中辛勤劳作,他们的身影和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辛苦和勤劳。诗中的斗笠、蓑衣等细节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这首诗词赞美了农民的勤劳和坚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敬意。它揭示了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的形象,以及他们对农田的细心照料。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土地的深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土地的热爱。它展示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和对农田劳动的敬意,同时也呈现了农民的坚韧和勤劳精神。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让人们对农民的辛勤劳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插秧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低头折腰朝餐照管田妇抛秧